点火、预热、提炼精华、凝丹开炉……
很快,小鼎又散发出一股熟悉的药香。
这一次,刘玉吸取先前失败的经验,特地多等了一会。
但就在这短短的几息时间里,药香消失不见,转而有一股焦糊味儿传来。
毫无疑问,又是一次失败!!
“......”
刘玉面上无悲无喜,心中亦是“平静如水”。
对于初学者而言,失败是常有之事,每一名炼丹师都会经历这个的阶段。
毕竟,失败是成功的母亲。
“炼丹笔记”
刘玉深吸一口气,没有继续炼制下去,转而拿出一本小册子,把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。
细细思索自己的不足之处,那些想不明白的问题,留着以后去藏经阁翻阅典籍,或是有机会请教炼丹师。
两刻钟后,他看似平静的心态,才终于恢复正常,继续开始炼制。
点火、预热、凝丹、开炉……
……
时间一晃,又是半月过去。
茅草屋中,刘玉脸色略显憔悴,黑发散落在肩膀上,看上去有些邋遢。
但他的眼神,却分外明亮。
这半月中,刘玉每天都会炼制两三炉丹药。
就在九天前,他终于成功炼制出一炉聚灵丹,成丹八颗。
有了一次成功的经验作为参考,后来基本每四五炉都能成功一次,共得到二十四颗聚灵丹。
在聚灵丹的灵药用完后,刘玉便开始炼制“清灵丹”。
只是此丹的炼制难度更高,比聚灵丹多出一种灵药,各方面复杂了不少。
十五份灵药用完,也只炼制成功两炉,得到十五颗清灵丹。
“不错。”
“一个月的废寝忘食,总算有了一些收获。”
看着眼前的五个玉瓶,刘玉憔悴的脸上,露出一抹笑容。
随即,他把这些天来的心得与难点,都写在“炼丹笔记”上。
记录好后,刘玉衣袖一挥,就把装着丹药的玉瓶,和记录炼丹笔记的小册收进储物袋。
一般而言,聚灵丹一块灵石一粒,清灵丹三块灵石一粒。
这些丹药加起来,大约六十九块灵石。
一份炼制聚灵丹的灵草灵药,大约价值三块灵石,一份清灵丹的价值五块灵石。
这一次消耗的灵药,算起来价值一百六十五块灵石左右。
得到的丹药,却只值六十九块灵石,足足损失了九十六块灵石。
仅仅一次练习,便损失九十六块灵石。
倘若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炼丹师,还要经历无数次练习,投入成千上万灵石。
这样的损失比例,足以让一些小型修仙势力吐血破产。
正是学习炼丹的门槛很高,故而炼丹师,才会如此稀少。
或许是两世为人的缘故,刘玉神识比之同阶修士,强大了那么一小截。
在炼丹过程中,能更清楚体会到药力的变化,初始成功率比普通炼丹学徒稍高一些。
他站起身来,抖落身上的尘埃。
随后,把紫铜鼎收进储物袋,取下镶嵌在微型阵法上的三块灵石。
这已经是第三次更换灵石,前面两次的灵石,早已经灵气耗尽。
刘玉打开门窗,让屋内的空气流通,散去炼丹时留下的药香味,把阵法的痕迹一一消除。
最后还不忘拿出一块布料,把灵药留下的粉末与杂质包裹,装进储物袋带走。
到时随便找个地方一埋,神不知鬼不觉。
这一个月,刘玉收集了许多灵药种子,大多是炼气期常用的灵药。
还有一小部分,外界难以买到的珍稀灵药种子。
但此时灵石所剩不多,催熟倒也不用急于一时。
最后扫视一眼,仔细检查并无遗漏后,刘玉离开了这个屋子。
……
木床上,刘玉盘膝而坐。
功法“木灵诀”缓慢运转,进行大周天循环,炼化天地灵气。
待每日的打坐修练完成,他将装着灵药种子的木盒放在手心。
一缕神识,探向泥丸宫的碧绿光点,熟悉的吸力立马传来。
眼前一黑,天旋地转。
刘玉再次睁眼,已经变成红色光团,木盒正漂浮在身边。
黑暗虚空、青色结界、浮空岛屿...
一个月过去,仙府空间没有一丝变化,似乎时间在这里失去了意义。
刘玉用神识牵引着木盒,向左边的小木屋飘去。
左边的小木屋,柜子上一排排木盒放得整齐,这是存放灵药种子的地方。
他打开其中一个木盒,取出一粒黄豆大小、通体黝黑的种子,这是“碧灵芝”种子。
刘玉控制着这颗种子,径直往灵田飘去。
他今日,要再次试验一番,黑色灵田催熟的能力。
翻开黑色灵土,将碧灵芝种子种下,刘玉在旁边耐心等待起来。
“哗啦啦~”
不一会儿,种子种下的地方,便有丁点绿芽破开灵土。
接着,以几乎肉眼可以见的速度生长!
似乎时光,在它身上加快了无数倍流!
大约十个时辰后,先前的丁点绿芽,已经变成了一株三寸大小、表面有绿色线条的灵芝。
至此,便不再继续生长,似乎已经到达极限,时间回归正常了一般。
“似乎是两百年左右的药龄。”
刘玉靠近,围着这一株碧灵芝打量,初步得出结论。
他曾在一本宗门典籍上,看到过关于碧灵芝的资料,识得其每个年份阶段的大小与特征。
碧灵芝生长极限是一千年,甚至可以用来炼制元婴期精进法力的丹药。
“莫非仙府催熟的极限,到两百年就为止了吗?!”
这个想法,在心里一闪而过,刘玉有些患得患失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